最高檢印發依法懲治侵犯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危害國防利益犯罪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 : 2021-08-27
瀏覽量 : 647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更好發揮檢察職能作用,依法保障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維護國防利益,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全國檢察機關依法懲治侵犯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危害國防利益犯罪典型案例,營造擁軍優屬、尊崇軍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包括李某某、葛某某冒充軍人招搖撞騙案等七起,涉及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阻礙軍人執行職務罪、非法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罪、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軍婚罪及司法救助相關案例。
最高檢第一檢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維護國防利益,我國刑法規定對嚴重侵犯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危害國防利益的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比如,刑法第二百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明知是現役軍人的配偶而與之同居或者結婚的,構成破壞軍婚罪等。
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積極履行檢察職能,強化案件辦理,依法懲治侵害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危害國防利益相關犯罪,積極開展涉軍司法救助,在震懾涉軍違法犯罪,緩解軍人后顧之憂、維護部隊穩定、促進軍地軍民和諧、維護國防利益等方面貢獻了檢察力量。
關于印發全國檢察機關依法懲治
侵犯軍人軍屬合法權益、
危害國防利益犯罪典型案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解放軍軍事檢察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更好發揮檢察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大對危害國防利益犯罪的懲治力度,依法保障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共同營造擁軍優屬、尊崇軍人的良好社會氛圍,最高檢編選了七起侵犯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危害國防利益犯罪典型案例,現印發你們,供參考借鑒。
最 高 人 民 檢 察 院
2021年7月28日
全國檢察機關依法懲治
侵犯軍人軍屬合法權益、
危害國防利益犯罪典型案例
人民軍隊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勛,是保衛紅色江山、維護民族尊嚴的堅強柱石,也是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為保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維護國防利益,我國刑法規定對嚴重侵犯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危害國防利益的犯罪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比如,刑法第二百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明知是現役軍人的配偶而與之同居或者結婚的,構成破壞軍婚罪。又如,為加大對危害國防利益犯罪的懲治,刑法設專章(第七章)對危害國防利益類犯罪予以規定。近年來,侵犯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危害國防利益的刑事案件有所上升。全國檢察機關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積極履行檢察職能,強化案件辦理,依法懲治侵害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危害國防利益相關犯罪,積極開展涉軍司法救助,在震懾涉軍違法犯罪、緩解軍人后顧之憂、維護部隊穩定、促進軍地軍民和諧、維護國防利益等方面貢獻了檢察力量。這次選編的7件典型案例,涉及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的不同方面,較好地實現了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積極組織學習、參考適用。
一、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
案例一
李某某、葛某某冒充軍人招搖撞騙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某某、葛某某,均系女性,無業。2017年2月,李某某購置軍用床、軍服、軍被等物品,將租住房間仿照軍隊營房宿舍進行布置,伙同葛某某冒充軍人實施招搖撞騙。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李某某和葛某某共同或者單獨作案,編造現役軍人的虛假身份,選擇適齡現役或退役軍人為侵害目標,通過微信視頻的方式與被害人聯絡,假意建立戀愛關系,在取得對方信任后,編造家庭成員生病等理由,先后騙取9名被害人錢款共計25萬余元。
2019年1月14日,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檢察院以李某某、葛某某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提起公訴。同年3月15日,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以李某某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葛某某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二)檢察履職情況
1. 積極引導取證,搭建完整證據體系。本案兩名被告人為騙取財物精心準備,利用被害人對軍人群體的認同感,偽裝成現役軍人博得被害人信任,作案手段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檢察院對被害人陳述、微信往來情況、錢款轉付記錄等詳細審查,全面梳理在案證據。針對證據體系存在的薄弱點,從控制贓物、提取物證等切入,引導公安機關補強完善客觀證據,夯實指控證明體系。
2. 反復研究論證,精準適用法律。本案中被告人冒充軍人身份,侵害的對象多為現役軍人,不僅侵犯了被害人的財產權益,更損害了軍隊威信,干擾了部隊正?;顒?,符合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的犯罪構成,且屬于情節嚴重的情形,應當以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定罪處罰。對此,檢察機關進行了充分說理論證,法院判決予以采納。
3. 加強軍地協作,增強辦案效果。針對社會不法人員冒充軍人以網戀為名騙取男性現役軍人錢財等問題,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檢察院加強軍地協作,以點帶面,在依法打擊此類犯罪的同時,結合典型案例積極開展送法進軍營活動,促進軍地雙方進一步關心適齡現役軍人的交友戀愛問題,普及婚戀相關知識,給予及時的幫助和疏導,依法保障軍人合法權益。
(三)典型意義
1. 全面把握犯罪行為的危害性,確保對涉軍犯罪的精準打擊。冒充軍人招搖撞騙不僅損害了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更影響了社會對軍人、軍隊的信任,進而對國防利益和軍事安全產生危害。根據刑法第三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冒充軍人身份進行招搖撞騙的,構成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案被告人冒充現役軍人身份,以現役適齡軍人為目標,通過網絡戀愛騙取錢財,嚴重侵害了軍人的合法權益,對人民軍隊的威信產生不良影響。檢察機關辦理此類案件,應準確適用法律,綜合考慮作案次數、犯罪金額等情節,合理提出量刑建議,確保對涉軍犯罪的精準打擊。
2. 依托軍地協作機制,增強涉軍案件辦理效果。檢察機關辦理涉軍案件,要充分依托軍地協作機制,延伸檢察職能,針對辦案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加強軍地協作,落實普法責任,結合典型案例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促進軍地雙方共同關心并解決現役軍人后顧之憂,依法保障軍人合法權益,維護國防利益。